从全球来看,可兼并收购的奶粉工厂资源比较有限,短期建厂的难度会比较大。想在市场存活的品牌必须通过配方注册。目前国内奶粉企业加大了对国外奶粉厂的收购力度,但是收购价格却高的离谱。以澳洲一家奶粉厂为例,前两三年对外的售价是5000万元,鲜少有人问津。而新政出来后,一亿多澳元出售给国内一家奶粉企业。仅受新政影响溢价高达四个多亿人民币。
目前有香港的奶粉企业已经把产品进入到中国市场,但来不及申报配方,在国内找不到有生产资质工厂的情况下,只能考虑转到境外做代购,但是国家如何整顿海外代购,对其生存来说仍面临着考验。
生产成本增加 高端奶粉增长趋势明显
尽管当前行业甩货乱象丛生,但是高端奶粉市场增速明显却是不争的事实。兼并收购门槛的提高、奶粉新政的趋严、大批品牌的退出,使得奶粉行业的生产成本也面临大幅增加。加之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高端奶粉的投入力度,而高端奶粉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
奶粉价格增高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从过去十五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奶粉从100多元/罐,平均每五年翻一倍。按照AC尼尔森的数据,截止到目前,300元以上的奶粉几乎成了每家企业的主打产品,市场增速高达70%,远远超过250元以下的中低端产品,未来不排除300以上的产品占主流。
对于高端奶粉增长迅速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一是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的提高,使他们越来越愿意选择配方升级的高端奶粉;其次,新政的出台,使得一些小品牌为争夺市场空间,给到渠道较高的毛利;三是消费者口味越来越重的背后是厂家投入费用的增加。过去120元/罐奶粉的促销赠品,价值在20元左右,导购费用为10元。而现在一罐奶粉的促销赠品则涨到了50元,导购的费用也涨到了50元,渠道毛利从20涨到了50元。各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使奶粉整体的价格至少从200元上涨到300元,加上物价上涨等因素,消费者接受的心理价位在300元以上的居多。
事实上,除了消费、市场因素外,奶粉新政的出台极大地提高了奶粉的生产成本。过去一个规模较大的奶粉代工厂可以同时代工20多个品牌,每个品牌生产20-30万罐,生产量就有400-600万。如此规模的产能,使得工厂的日子活的很滋润。但是由于新政要求每个工厂最多只能生产3个品牌的9个系列,那么随着品牌的大幅减少,产能将会急速下滑。如果产能下滑一半,那么对于一个工厂来说,生产成本就会极大地提高。
对于通过配方注册的工厂来说,由于监管趋严,企业在配方研发、设备改造、质量监管和品牌宣传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从国家对监管的态度来看,即使通过了配方注册,下一步的抽查监管力度也会增加。凡是出现质量问题,均被取消配方注册证,以此来淘汰质量没有保障的品牌。那么这就意味着,未来三五年企业在研发和生产上投入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产品的配方和质量都会有极大的提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