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配方注册的工厂根据“新政”要求,所有产品的外包装字体都不能超过整体包装的四分之一,几乎所有的外包装都要进行更换。除此之外,一些企业申请注册的名字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一个月后申请通过配方注册的产品包装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到明年三四月份新旧包装将基本替换完毕。
随着市场进入混乱的大洗牌阶段,那么奶粉新政究竟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业内人士表示,一些知道做不下去的品牌,从去年就开始做退出的准备。虽然市场上甩货现象比较严重,但是真正关掉工厂的并不是很多。配方注册初期都以为通过申核会比较严格,但从目前来看比想象的要宽松。所以小企业也想搏一把,在他们看来通过配方注册对其来说是稀缺资源,但是面临的实际问题仍是销量难成规模的市场挑战。
“明年这些小工厂关闭的机会不大,后年将很难再拖下去。随着销售难成规模,与大企业正面交锋所面临的压力、矛盾将会陆续暴露出现,后年将迎来关厂潮。明年还会是一种胶着状态”。阿拉小优董事长李茂银对《财经》新媒体记者表示。
奶粉生产企业加速了“大鱼吃小鱼”的整合进程,配方注册使一些品牌被淘汰出局,而剩余品牌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小企业的生存难度会加大。现在前12家奶粉企业占据75%的市场份额,而到明后年这一占比将提高到85%,市场份额和资源的高度集中将使一些小企业被迫出局。
那么小企业面临被迫出局的同时,是否意味着行业兼并收购提速。业内人士认为,奶粉新政将使行业兼并收购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一些获得奶粉注册配方过多的大企业,在自己根本全部使用不了的情况下,其他配方会转让出去交给总代理。但是令总代理感觉无奈的是,整个行业进入的门槛越来越高。过去做一家国内奶粉品牌的总代理(简称,国代),只需投入1500万,代理一家进口奶粉品牌的资金是4000-5000万。而配方注册制后,一家国代的投入资金至少需要1-2亿元,同等条件下国代相对进口资金提高了5倍左右。
以某国产奶粉品牌为例,代理商代理了其中一个通过注册的配方奶粉,首期至少交2000万的资金,并且承诺三年完成10个亿,五年完成20个亿的业绩。也就是说,目前代理国产品牌比过去代理进口品牌的资金大幅提高。
另一方面,对于获得配方注册的小企业来说,能否被兼并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中小企业短时间并不想被收购,而对于大企业来说收购他们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不仅如此,因为政策的不确定性,收购仍存风险是兼并收购企业最大的顾虑。
收购小企业看重的并不是他们现有的工厂,而是注册的配方。因为那些小工厂相对大企业来说,产能、生产线等都比较落伍。那么收购后,是否能够保留配方而把小工厂关闭,以减少企业的资源浪费,目前政策仍不明朗。加之收购成本的增加,大企业兼并小工厂也在呈观望态度。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