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0px

670*90px
960*182px

范志红:中国人对于食用乳制品的益处了解还不够全面

来源:中国乳业网 | 作者:中国乳业网 | 2018年10月23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近日,多家权威机构联合发起的《2018年中国人奶商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该报告首次提出“奶商”的概念,从“喝奶意识、喝奶知识和喝奶行为”三个维度,对中国人的喝奶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人奶商指数得分仅为60.6分,意味着国人的喝奶意识、喝奶知识和喝奶行为均处于低位,那么,国人对喝牛奶的认识如何?如何提升国人奶制品的消费量?不同年龄段如何选择奶制品?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对这些问题进行专业解答。

中国人对于食用奶类的益处了解还不够全面

牛奶,是世界公认的营养饮品。然而,范志红教授指出,国人对牛奶的认知,除了知道它能够补充人体营养之外,对于食用奶类的益处了解还不够全面,比如,绝大多数老百姓并不知道,喝奶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好处,以及在预防肥胖方面的作用,因此他们在选择奶制品时,动力还不够。

范志红进一步举例说,对于高血压患者,他们需要更多的钾、钙、镁等矿物质,而奶制品不仅富含钙,它的钾含量其实也不算太低,适合于高血压患者食用。最近两年的多项研究也证明,奶制品摄入比较充足的时候,患中风的风险也会下降。因此,范志红建议,高血压人群、脑血栓等群人,应该积极地摄入奶类,尤其可以喝一些含糖量较低的酸奶。

而对于有预防肥胖需求的人群来说,选择用牛奶、酸奶来替代提供高热量、高卡路里的饼干、零食、薯片、蛋糕等零食,长胖的风险会减小,因为牛奶提供的综合营养价值要远远优于这些零食。

因而,从一定程度上,对于《2018年中国人奶商指数报告》所显示的从来不喝牛奶的4%的人群而言,认识不到奶的益处或许是其不喝牛奶的重要原因。

提升奶制品的消费量,多样化的食用方式是关键

中国的乳制品消费习惯,决定了大部分人喜欢用“喝”而不是“吃”的方式食用牛奶。而在国外,牛奶被做成奶酪等食品,人们不仅“喝”也“吃”牛奶。那么,按照国人的饮食习惯,如何提高奶制品的消费量?

范志红表示,人们完全可以按照他们的体质状况和他们的口味喜好来选择自己容易接受、容易操作的奶制品,而不是仅仅是喝牛奶。比如,部分成年人喝牛奶感觉到肚子不太舒服,可以考虑喝酸奶,也可以考虑喝羊奶;还可以把奶类纳入到其他食品当中,比如早餐时把牛奶放在燕麦粥里边,也可以考虑把牛奶放到馒头、饼、面包里边,这样做出来的面食香味、色泽、口感都会更好。

此外,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并不一定要选择牛奶,也可以考虑选择酸奶,因为酸奶经过乳酸菌的发酵能够更好消化吸收,对老年人肠胃也很友好,也不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而针对部分老年人认为酸奶凉、寒,会导致肚子不舒服,范志红指出,酸奶不一定要吃凉的,也可以捂热了再吃,或者说可以把它和一些热的食品搭配吃,甚至兑一些热的牛奶一起喝等等。通过多样化的方式食用牛奶,牛奶的消费量自然就多了。

12

上篇:

下篇:

来源(中国乳业网) 作者(中国乳业网) 阅读()
相关内容
    contact us电话:0931-2129298 2124602 2124606  传真:0931-2134318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南路225号(730000)
    100*100px
    Copyright @ 2013-  陇ICP备2021001777号 版权所有:中国干酪素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3001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