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正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中推行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制度。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是指国家总局委托第三方机构或其他专业单位,组织食品安全专业检查人员,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实施的全面检查,即全过程检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食品安全法规专家张守文教授表示,体系检查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措施,是发现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系统性风险,提升食品安全事中事后监管效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公示体系检查结果,已成为中国政府最严厉的监管手段。张守文表示,当前,公开体系检查结果已成常态,不合格企业被逐一“点名曝光”,这将倒逼企业加强生产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法律义务;督促企业主动查找自身原因,并通过媒体渠道,把查找出的原因、整改措施公之于众,才能取信于民,把失去的市场夺回来。
随着乳粉新政的落地实施,进口乳粉生产企业也受到更严监管。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陈颖研究员在分析乳制品进口政策时介绍,我国对进口乳制品实行“分段管理、各尽其职”的监管,法律法规依据可以简要概括为“三法四条例”,即: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及即将出台的实施条例、《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实施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实施条例。由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承担主要监管职能。陈颖表示,随着国家质检总局不断加强对进口乳制品的监管,各国政府、企业也对输华乳品的质量安全给予了高度重视。进口乳品的合格率(以进口批次计算)保持在99.7%以上。“乳品原料采购的全球化将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跨境电子商务、网购等贸易形式的多样化,使我国对进口乳制品的监管难度加大。今后我国监管部门对进口乳品检验监管将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加大风险分析工作力度;推动全过程监管进一步深入;政企通力合作,实现食品安全国际共治。”
研发创新
乳业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随着乳制品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消费市场升级,2008~2016年间,我国乳制品贸易增长迅速:2016年,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较2008年同期增长5倍,从35.6万吨增至218万吨;乳制品进口总金额较2008年同期增长6倍,从9亿美元增至64.4亿美元。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有助于推动我国乳制品行业更加快速发展。荷兰是乳业大国,其独特的奶农合作社、第三方检测以及政府、大学、企业组成的“金三角”食品安全体系,值得我国业界研究与借鉴。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