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栋:我想首先是从对蒙牛来看,蒙牛要在这一轮乳业签订潮中要获得更多的主动权,首先一个最基本的是要有足够资金和资源的支持,现在看起来像51.53亿港币,这样大的一个资金量对于蒙牛来说确实是非常的及时收入囊中了,这样一个资金储备通过对达能的定向增发,能够获得很大的资金储备,为它未来的一些产业并购提供很好的支持。另外从引入达能作为它的第二大股东来看,它并不孤立前年的时候蒙牛其实引进了欧洲最大的乳品公司技爱氏晨曦就是有了两个大的国际乳品行业巨头。另外它的第一大股东就是央企中粮集团,所以拥有了这三家大的股东之后,对于蒙牛来说确实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我们也发现蒙牛从中粮控股蒙牛之后,蒙牛企业的整个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蒙牛给大家印象更多是营销噱头很多,现在可能是产品务实的情况更多了。
经济之声:当对于达能来说也是一个赢家,因为它可以借此与蒙牛和中粮深化合作,也会为它的奶粉业务的重新发展赢得一个机会,应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回顾此前的达娃之争以及与光明的合作纠纷,达能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纠纷不断。这次达能与中粮、蒙牛一年内在股权方面两次合作,有人说,达能这次的态度都变了,不再那么强势。你怎么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合作能给达能带来什么?
张立栋:说起达能在中国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合资公司的进程,达能确实是属于一个屡战屡败者,和多家公司有合作,但是合作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了,包括最早的像哇哈哈,还有之前的光明乳液,还有汇源等等吧,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了,我想这次和蒙牛能够不再那么强势,也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因为和中国公司在合资问题上有很多的文化包括经营理念的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如果说不能做好一个更好妥协的话,很容易把这个差异变成矛盾,这是它不再强势的原因,至于说给达能带来什么好处呢?对达能来说从战略来说,达能是不能放弃中国这么大市场的,中国市场我们说消费人口众多,事实上现在中国市场还有一个更大的机遇,就在于中国对内需升级的要求,消费升级的市场缺口是非常大的,而和蒙牛的合作主要是针对低温乳制品,而低温乳制品又是在乳品行业来说是一个高附加值的,是相对高端的一些产品,比常温奶来说附加值更高,这个机会是很多的。另外达能也有自己的奶粉,从去年和蒙牛的合作来看,达能自己的奶粉销量在中国也是赢得了很多机会的,所以我想这个对于达能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中国国内的有政策对于乳品企业有一个很大的扶持力度,而对于纯粹的外资企业,外资乳企监管力度也在加大,如果采用这样一个合资方式话,对达能也是带来新的机会。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