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0px

670*90px
960*182px

内蒙古出台地方标准保护民族特色乳制品产业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乳制品网 | 作者:佚名 | 2017年5月10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2011年4月份,内蒙古质监局副局长马达一行深入正蓝旗腾格里塔拉民族奶制品厂、正蓝旗杭克拉奶食品加工厂、正蓝旗长虹乳制品厂及锡市额吉奶食厂等企业(小作坊),调研时强调:为保护地方特色乳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质监部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的监管职责,对卫生条件差、规模小、检验能力弱的企业要依法取缔;对取证企业要加强证后监管,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确保锡林郭勒盟“民族传统乳制品”生产企业产品的质量安全。锡盟质监局要结合当地实际,在有条件的旗县做好“民族传统乳制品”园区集中生产、统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5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发出2011年第4号公告,首次公布了乳粉制固态成品和奶茶、奶皮子、奶豆腐这些乳制品的地方标准。此次公布的地方标准对乳粉制固态成型制品和奶食品的生产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其中,原料包括乳粉、白砂糖、乳清粉、麦芽糊精、食用玉米淀粉、其他原料都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且外包装都要标注“民族特色乳制品”字样。

  “《民族特色乳制品地方标准及审查细则》的出台,对于民族传统特色奶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蒙古族几千年来形成的饮食习惯和传统工艺,得到了保护和发扬。这个《标准》提高了乳制品加工企业的门槛,更能促进我们的产业往前走。《标准》从厂房生产条件、环境要求,乳制品中各项成分的含量方面都有了一个科学的提法。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正蓝旗长虹乳制品厂孙立山经理有感而发。

  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乳企,锡盟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的业务人员还在乳制品加工厂开展送标准、送服务进牧区活动。作为蒙古族主要聚居地之一的锡林郭勒盟,有很多牧民小作坊按照传统工艺生产奶皮子、奶豆腐等奶食品,然而受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牧民习惯用蒙语进行交流,用蒙文读写,作为负责锡盟食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及发证检验工作的锡盟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为了让传统奶制品生产企业和牧民经营者更好地了解自治区新出台的《民族特色乳制品地方标准及审查细则》,他们充分利用技术指导优势,将这个标准及审查细则翻译成蒙文版本,发放给锡林浩特市、正蓝旗、正镶白旗40余家牧民企业,并由专人用蒙语对标准文本、审查细则要求逐项示范讲解,有效地提升了牧民经营者经营理念及规范意识。对提高民族特色乳制品,保证产品质量的稳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了牧民的欢迎。

  察哈尔额吉奶食品加工厂是典型的采用纯手工工艺生产的民族特色乳制品加工厂,厂区环境整洁,场所建设较完善,生产环境卫生,生产的奶豆腐等奶食品符合工艺标准,品味纯正,质量安全,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肯定。“当前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指导像察哈尔额吉奶食品加工厂这样成规模规范化生产的企业,尽早达标,获得认证,使其成为奶制品生产的标杆。”锡盟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所长萨仁高娃说。

123

上篇:

下篇:

来源(中国乳制品网) 作者(佚名) 阅读()
相关内容
    contact us电话:0931-2129298 2124602 2124606  传真:0931-2134318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南路225号(730000)
    100*100px
    Copyright @ 2013-  陇ICP备2021001777号 版权所有:中国干酪素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3001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