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某品牌代理商告诉本报记者,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这款产品在欧洲的保质期是一年半,但进入中国后,消费者并不认可。后来修改了好多营养素后,保质期变为两年,但在实际销售中仍然卖到一年半就不销售了。保质期在12——15个月的产品称为黄灯区,这部分产品常在促销时出现,保质期在16——18个月的为红灯区,无论如何也要卖掉。超18个月的,虽然还有半年的保质期但也会收回仓库或销毁。一方面防止在抽检时出现变质,影响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是本着对消费者负责。
新政即将出台 行业面临洗牌
虽然奶粉的保质期长短在专业人士看来仍有争议,但是专家提醒消费者,尽量少买临近保质期的产品。
目前受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临近保质期降价促销的产品并不在少数,一些企业的库存压力仍然比较大。随着新政出台的临近,市场销售临近过期产品的现象还会继续上演。
宋亮透露,目前递交给WTO的奶粉配方注册制方案在主要内容和原则上WTO没有提出太多意见,只是在措词和用语方面提了一些小意见,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正在修改。预计三月底或四月初,奶粉新政将出台。
他表示,新政出台后,奶粉行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品牌会大幅减少三分之二,只保留三分之一。企业的话语权和渠道的话语权会发生逆转。会有一大批的经销商和门店退出市场。此外,奶粉国际化的趋势也会增加,由于在国内生产奶粉的风险越来越大,而国外生产成本比国内低,劳动力成本也有优势,加上关税下降等因素,通过进口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奶粉会迅速增加,包括国产奶粉到国外建厂。而国内奶粉企业则面临着批批检测、月月检测的压力。
“因此新政出台后,本土的婴幼儿奶粉企业会进一步减少,国内一些中小企业,通过批批检测,严格质量管理后,将逐步退出市场。等到2017年重新发放许可证后,陕西和黑龙江的一些小企业都要退出去。”宋亮说。
他表示,2017——2018年,国内奶粉价格与国际接轨,价格也将降到与国际持平,整体价格不会再有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品牌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2017年,几大外资大品牌渠道将会下沉到三四线市场,对国产奶粉渠道造成挤压国产大品牌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