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0px

670*90px
960*182px

关于奶粉喂养的几个误区

来源:新浪 | 作者:佚名 | 2016年3月30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孩子厌奶多是由于所添加的辅食,味道相对好,宝宝因此拒绝吃味道相对平淡的母乳或奶粉。

  我们提倡母乳喂养,但倡导母乳喂养并不需要依靠打压配方奶来实现,正确使用配方奶也是对母乳不足很好的补充,母乳、配方奶粉、牛奶等,都是宝宝在不同阶段的营养来源之一。可奶粉喂养也是有讲究的,生活中也流传着不少相关的喂养误区,让专家来帮助我们厘清误区,传递正确的喂养知识。

  误区 1

  断奶等于不喝奶 断奶后仍要保证乳制品摄入量

  中国很多地方没有喝奶制品的习惯,也就认为孩子如果已断奶了,就不用再喝奶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断奶意味着孩子已经不用依赖母乳,能够从其他食品中获得营养了。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说,断母乳的时间不是依据季节而言,而是应依据“断奶”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断奶,断奶后换成何种食物来喂养。科学松鼠会成员兼法国雷恩农学院乳品专业博士朱鹏说,一岁以后,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只要能保证饮食均衡,保证一定的乳制品摄入量即可。具体是通过母乳、配方奶、牛奶、酸奶、奶酪等都可以。宝宝在1-3岁之间,咀嚼和消化能力还是比不上成年人,特别需要一些营养价值高、消化吸收容易的食品,而奶制品就是这样的东西。如果一点儿不碰奶制品,宝宝很难得到足够多的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维生素D也有缺乏的风险。所以,幼儿营养专家建议每天“早一杯、晚一杯”地喝牛奶。

  这里说的“喝牛奶”,包括了奶粉、酸奶、奶酪等各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奶制品,不包括乳饮料(也就是所谓的酸乳饮品、乳酸菌饮料、果奶等等各种有甜味的含奶饮料)。酸奶的营养价值不低于牛奶,其中的钙更容易吸收,还能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吸收,减少患痢疾肠炎的危险。

  误区 2

  喝奶粉容易上火便秘 “不易消化”是强加给奶粉的缺陷

  科学松鼠会成员、科普作家云无心说,现代医学中没有“上火”概念,中医专业的典籍中也没有这个用语。“上火基本是一个民间概念。”云无心说,有人分析过那些“上火症状”,发现产生原因相差迥异,比如有的是食物过敏,有的是维生素缺乏等等。吃配方奶粉的婴儿不会缺乏任何一种营养成分,自然也不缺乏维生素。反倒是补充了其他“营养品”之后,因为相应配方奶的食用量降低(婴儿能够吃的食物总量是有限的),反而有可能出现某些营养成分缺乏的可能。而食物过敏则有一定比例的婴儿出现,比如有一部分人对牛奶蛋白过敏,所以基于牛奶的配方奶粉就可能让这些婴儿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这种过敏不是传说中的那些“清热下火”的植物能够解决的,通常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使用深度水解的配方奶,其中的牛奶蛋白被深度水解,过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二是使用基于大豆蛋白的配方奶,避免牛奶蛋白的摄入。

123

上篇:

下篇:

来源(新浪) 作者(佚名) 阅读()
相关内容
    contact us电话:0931-2129298 2124602 2124606  传真:0931-2134318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南路225号(730000)
    100*100px
    Copyright @ 2013-  陇ICP备2021001777号 版权所有:中国干酪素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3001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