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0px

670*90px
960*182px

互联网新挑战 中国乳业如何应对

来源:中国乳制品网 | 作者:佚名 | 2016年12月28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开始相互融合和渗透,促使销售渠道不断裂变。目前,各大婴幼儿奶粉企业已经在加快触网步伐,但销售策略却大不相同。

  一方面,有的乳企在押宝“互联网+”模式,通过B2C(电子商务),采取“低价格、高质量”利器谋求逆袭。另一方面,有的乳企则在发展“+互联网”模式,通过O2O(线下向线上延伸),依托存量优势、行业标准优势和美誉度优势,主导着与互联网融合的进度。

  在此背景下,12月22日下午,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食品健康工作室、瞭望智库乳业研究中心举办了“全国主流媒体公益训练营”交流活动,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食品行业的媒体精英共同探讨行业热点话题,一起努力打造健康的中国乳业舆论生态圈。

  互联网新挑战

  来自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全渠道婴儿奶粉中,电商渠道占比为30.1%,比2014年增长5.9个百分点;母婴渠道占比48.1%,增长6.1个百分点;而商超渠道占比为21.8%,大幅下降11.2个百分点;在婴儿奶粉的销售网络中,商超渠道在大幅萎缩,以全年750亿人民币的行业规模计算,一年之间下降的80-100亿份额,分别被电商和母婴渠道所蚕食。

  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原总工程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刘兆彬指出,互联网冲击下的中国乳业目前面对五大挑战,即生产方式的挑战、销售体系的挑战、互联网金融的挑战、舆论环境的挑战和乳业国际化的挑战。

  “2015年通过跨境购进入中国市场的婴儿奶粉在2015年达到了10万吨,销售额100亿元,以至于那些在传统渠道具有优势的企业遭受了巨大的冲突。”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互联网对于传统渠道的冲击也是最明显的,由于缺乏对互联网的有效监管,使得假冒奶粉在互联网上充斥。

  阿里巴巴天猫母婴事业部总经理杜宏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天猫超高端奶粉在线上实现了19.4%的增速,是推动整个产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另一方面,进口品牌在电商的渠道上一路狂飙,增速达25%,但整个国产品牌只增速6%。

  自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发生以来,国内的奶制品品牌形象一落千丈,国内消费者对国内奶制品品牌的信任度大大降低,这种不信任逐渐波及到其他国产食品品牌。

  江南大学的研究报告显示,2011-2015年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事件逐年递增,消费者对国外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远高于对国产食品的信任,再加上跨境电商的发展使普通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更加便捷,于是大量的消费者形成对进口食品的依赖,并忽视了进口食品的食品安全问题。

上篇:

下篇:

来源(中国乳制品网) 作者(佚名) 阅读()
相关内容
    contact us电话:0931-2129298 2124602 2124606  传真:0931-2134318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南路225号(730000)
    100*100px
    Copyright @ 2013-  陇ICP备2021001777号 版权所有:中国干酪素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3001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