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0px

670*90px
960*182px

欧盟终止牛奶配额制加速中国乳业洗牌

来源:食品科技网 | 作者:佚名 | 2015年4月22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数据显示,欧盟牛奶产量占全球牛奶总产量的23%,乳制品出口量占全球的比重在15%左右。在配额制度下,过去五年中欧盟奶制品出口仍然快速增长,出口量提高了45%,出口金额增长95%。但是,从4月1日起,欧盟正式取消了实施长达31年之久的牛奶配额制。业界普遍认为,牛奶配额制的取消,会使大部分欧洲新增奶制品流向中国市场,对中国的奶产业将造成不可忽视的冲击。对于国内的奶农和奶企来说,这无异于“开闸泄洪”;本已受到去年原奶价格大跌的冲击,他们还能扛得住欧盟奶制品的大举进军吗?对于消费者来说,进口奶制品将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价格能实惠吗?

  奶粉配额为什么被取消了?

  欧洲牛奶生产配额制度始于1984年,该制度的出台旨在保护欧洲奶农的利益。二战后,欧洲发达国家几乎都有农业补贴,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喝上牛奶成为了基本福利制度,从而导致上世纪70年代欧洲牛奶生产大量过剩,“倒奶”经常上演。因此当时的欧共体就建立了配额制度,每个国家都有指定限额,如果产量超过该限额就要缴纳罚款。迄今为止,荷兰、德国、法国等欧盟区主要产奶国都被罚过。仅2014年,德国、荷兰、波兰、丹麦、奥地利、爱尔兰、塞浦路斯和卢森堡八个欧盟成员国因奶产量超出2013/2014年度配额,被强制支付4.09亿欧元巨额罚款。

  那么,这项制度为何终止了呢?

  欧盟方面给出的官方解释是:为了更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当地奶农理应从全球消费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获益。

  短期而言,配额制取消的影响不会很明显,并非所有欧洲国家都会提高产量。事实上,很多南欧国家此前并未用尽限额。因配额取消而增加牛奶生产的,业界预计主要是德国、丹麦等北欧和西欧国家。据欧盟委员会估计,未来一年牛奶生产只会增加1%。其中的关键在于,早在2003年欧盟就对牛奶配额制度有所松动,每年都提高配额上限;在过去5年,虽然有配额,欧盟牛奶出口总值仍然增加了95%。

  就德国、丹麦、荷兰这些可能增产的国家来看,其牛奶生产针对本国居民的需求早已严重过量,这是发达国家的通病。美国的牛奶需求量也已经持续萎缩了近十年。那么,是什么驱动这些国家增产呢?答案只能是来自外部的需求。

  对此,一位欧洲奶粉品牌在中国的代理商谈到,“这些年欧盟牛奶产量和出口量相对稳定,但包括中国在内的需求量在迅速增加。”显然,外部市场是政策调整的出发点。

  中国被视为第一目标市场

  欧盟国家的奶业都产能过剩,需要找出路。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欧盟乳品出口有三条出路,一是生产原料奶粉和乳清粉出口,二是生产配方奶粉出口,三是液态奶出口。而中国对这三种乳品的需求增长较快,所以欧盟主要国家都将中国作为新增产能的出口国。

123

上篇:

下篇:

来源(食品科技网) 作者(佚名) 阅读()
相关内容
    contact us电话:0931-2129298 2124602 2124606  传真:0931-2134318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南路225号(730000)
    100*100px
    Copyright @ 2013-  陇ICP备2021001777号 版权所有:中国干酪素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3001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