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去年,,新西兰奶源的配方乳粉在中国一直被视为质量的黄金标准。食品安全丑闻在中国频频发生,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造成至少六名婴幼儿死亡,这让中国的父母们已如惊弓之鸟。
但事关恒天然的肉毒杆菌事件让新西兰奶源的名声蒙尘。虽然这起恐慌事件经证实只是虚惊一场,但还是促使配方乳粉企业减少从新西兰进口奶源,这些企业今年还宣传称欧洲是他们产品的奶源。
“(配方乳粉企业)在情感上目前已经从新西兰倾向欧洲,”一家大型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的中国高管称。由于无权向媒体谈此事,该高管拒绝透露姓名。他还称,对于消费者而言,“欧洲”标签提高了产品的声望。
咨询公司Euromonitor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有助于中外企业在华扩大业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销售规模在2017年预计会较去年的310亿美元增长一倍。
配方乳粉还是进入中国规模更广大的乳制品市场的大门。预计中国到2017年会成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市场。
欧洲企业对于这样的增长机会已经是翘首企盼,特别是在欧盟明年将取消对牛奶生产的限制、开放更多产能以供出口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包括爱尔兰的Glanbia (GL9.I: 行情)、丹麦的Arla Foods及荷兰的FrieslandCampina等。
“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根以及我们的所有产品均来自北欧,这是我们努力向消费者传递的信息,”Arla Foods高级副总裁Frede Juulsen通过电话对路透称。
**安全第一**
中国行业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从新西兰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占这类奶粉进口总量的比例已经较2012年同期减半至9%。恒天然是新西兰的乳制品出口大户。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