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乳品正逐渐赢得口碑
超市里的奶制品货架,比几年前丰富太多了从口味看,既有原味的也有炭烧风味的还有添加各种果蔬的;从保存方式看,有低温酸奶也有更方便携带的常温酸奶;从产地看,有国产酸奶也有从希腊、瑞士进口的酸奶。
选购时,会更青睐进口产品吗?前几年有这个心态,这两年反而不会了,国产乳制品的品质在不断提升,买过很多次国产牛奶和酸奶,口感和进口货差别不大。
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达99.8%。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8年保持100%。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达99.1%,即使与乳业发达国家相比,也达到了很高水平。
这一部分得益于国内监管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布了生乳等66项新标准,全面开展奶站清理整顿,并对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许可条件进行重新审核,淘汰了一批奶源无保障、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
在政策引导下,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艺不断优化,慢慢赢得口碑。享受着“喷淋”、计步器随时监测运动量、听着轻音乐……在上海光明乳业荷斯坦金山牧场,奶牛们的生活条件堪称“优越”。事实上,类似的奶牛科学养殖,已成为中国不少大型乳企的标配,为保障产品品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满足“舌尖”还要多花点心思
当前,国内乳制品市场前景十分可观。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我国奶类产量已居世界第三,乳制品消费市场稳步扩大,但我国人均乳制品折合生鲜乳消费量为36.1千克,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更好满足消费者“口味”,国内乳企还要多花点心思。
每次到欧美等国家旅游,都喜欢到超市里逛逛。相比之下,国外超市乳制品的品种和口味更丰富。
从生产工艺看,优质的新鲜奶一定来自“家门口”。目前,大多数国家除会进口奶酪等干制品外,鲜奶消费的奶源大部分是由自己国内提供的。进口不一定等同于优质,相反,由于长途运输,进口液态奶的口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乳企必须坚持高品质和高标准,才能更好地发掘消费新需求,做好产品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多样、合口味的选择,守护好老百姓的“舌尖”。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中国乳企还要加快品牌国际化,参与国际竞争,让更多人享受到中国企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