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出台专家:应着力发展订单农业

2017年8月30日

近日,农业部公布了《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加快转变奶业生产方式,提升奶业一体化水平,到2020年,奶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奶业整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

这几年来,在乳制品行业的上空弥漫着两朵阴云。一个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依然心存疑虑,另一个则是进口乳制品已经对国内市场产生了冲击。所以,整个产业,都有必要做好应对之策。

就在这个月,农业部公布了《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给下一阶段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有了规划,咱们的乳制品企业,还有各位奶农朋友,心里就有了底。不过,看一看内部外部市场,咱们就会发现,面临的挑战依然是不小的。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咱们国家的乳制品关税在全球来看属于比较低的,进口乳制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比国内同类产品还要低,所以有数据就显示,我国乳制品新增消费的80%被进口所占。而且随着咱们国家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乳制品生产大国的贸易合作走向深入,这将形成持续的压力。

不过,咱们也没必要太担心,因为大家对国产乳制品依然很有信心。而且乳制品的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据就显示,70%以上的奶牛场采用全混合日粮,84%的牧场采用机械自动化清粪,越来越多的牧场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奶农专业合作组织超过1.5万个,是2008年的7倍多。而且,已经有2家企业进入了世界乳业20强。

从需求来看,咱们国家的奶类人均消费只有全球水平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增长潜力巨大。

我觉得,眼下的一大要紧事就是要让奶农和乳制品企业取得利益的一致。从之前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奶农和乳企要是能劲往一处使,大家就都能得到比较好的经济效益,而要是相互欺瞒,最终只会害了大家。

那么,如何让各方利益比较好的衔接呢?订单农业应该是一种重要的形式。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到有很多的乳制品企业已经建立起了这种模式,在生产层面,企业会给奶农统一规定奶牛的品种,养殖的流程、以及一系列非常细致的标准。而奶农生产出来的牛奶,企业就会进行收购。这种生产模式既保证了生产的灵活性,也保证了质量的稳定性,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方式。

但是,在这种模式运行的过程中,也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管。一方面,厂家肯定要严格控制自己的原材料和产品质量,同时,现在也要探讨,用行业内的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力量,给乳制品的发展,增添更多的力量。

正所谓:国内奶业求发展,机遇伴生着挑战。全新规划要研究,找准节奏更灿烂。

来源(中国乳制品产业网) 作者(佚名)

中国干酪素(www.chinacase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