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业部监测:生鲜乳价格停止上涨
农业部监测价格显示,从总局近日发布报告称:爱尔兰的乳制品出口额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5%,2012年为35.6亿美元,2013年首次突破41亿美元。据记者了解:现在已有多家爱尔兰的乳品公司计划进入中国婴儿配方奶粉市场。并且爱尔兰对中国婴儿配方奶粉的出口额显著增加。英国是爱尔兰乳制品出口最大的国家,每年爱尔兰出口至英国的乳制品量约占37%。据食品总局报告:爱尔兰出口至英国的乳制品出口额达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爱尔兰出口至欧洲大陆的乳制品量大幅上涨,出口额达11.9亿美元,出口至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奶酪大幅增加。爱尔兰食品总局根据近期的全球乳制品拍卖行情预测,未来12个月里,全球乳制品需求仍然强劲,爱尔兰乳制品出口量仍将积极发展,将努力提高乳制品产量,保持出口价格高于平均价格水平。 8. 法国乳业巨头Lactalis拟收购印度Tirumala.
路透社1月7日援引消息来源报道称,欧洲最大乳业集团法国Lactalis已同意收购印度第二大私营乳制品公司Tirumala Milk Products,交易价格将在2.5亿美元至3亿美元之间。据消息人士称,Lactalis将收购Tirumala创始人所持的80%股权和美国私募股权巨头凯雷集团(CG)持有的其余20%的股权,后者2011年向Tirumala注资了2200万美元,持股20%。Lactalis一位发言人证实该公司已与Tirumala达成协议,但未透露交易价格。Tirumala成立于1998年,,是印度南部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根据其网站公布的资料,在结束于2013年3月份的财务年度,Tirumala营业额为142.4亿卢比,约2.28亿美元。Lactalis就销售额来说是欧洲第一大乳业集团,拥有Galbani、Lactel和President等品牌,通过并购,其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57亿欧元(214.2亿美元),它最近的一次著名收购是2012年收购意大利帕玛拉特集团。
9. 达能就婴儿配方食品假警报事件控告恒天然 .
法国食品集团达能(Danone)表示,将控告新西兰乳制品出口商恒天然,同时中止其供应合约;此前一次假警报事件引发亚洲各地的婴儿配方食品召回。达能为全球最大酸奶(优酪乳)制造商,该公司并未声明寻求赔偿的金额,但该公司先前曾表示,召回多美滋(Dumex)及可瑞康(Karicare)婴儿配方食品共损失3.5亿欧元(4.76亿美元)销售,希望能获得全额赔偿。恒天然8月时表示,其发现多家跨国企业的一系列产品含有潜在致命成分。在中国等九个国家发出召回令之后,这件事才被证实为假警报,因发现该成分包含了一种较不具伤害性的细菌。达能发表声明指出,已经在新西兰高等法院对全球最大乳制品加工商恒天然进入诉讼程序;恒天然向达能供应奶粉及其他乳制品成分。达能也将在新加坡推动仲裁程序以取得补偿。达能称同时中止恒天然的供应合约,并称除非恒天然承诺将全面透明且配合达能的食品安全程序,否则将不会与恒天然合作。恒天然证实法律程序已经展开,并称将会积极辩驳。关于达能召回产品事件,恒天然已经否认有任何法律责任。
10. 美国农业部:截止12月初美国玉米出口69.54万吨。
据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12月美国玉米产量下跌0.5%,但是2012年还是以139亿蒲式耳(3.5306亿吨)居四年来最高产量纪录。据进一步了解,美国经济学家预计,为了足以支付玉米生产成本,2014年,美国玉米价格至少应不低于4.31美元/蒲式耳(1.03元/KG)。美国农业部在12月份的供需报告中将2013/14年度美国玉米库存数据下调至17.92亿蒲式耳,比市场预期低了4%。不过这仍将是八年来的最高水平。美国玉米出口数据上调了5000万蒲式耳。(127万吨)。上周曾报道过,中国拒收多船混有未经批准的转基因成分的美国玉米,给玉米市场造成了下跌压力。最新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到12月5日,美国玉米出口销售数量为69.54万吨,玉米出口销售已达全年预计出口总量的72.5%,相比之下,五年平均水平为53.4%。